在管理类专业硕士领域,人才从各行各业来,共同目标是学习如何成为管理人才。考MBA无非是想扩宽专业领域,在自己的行业里上升一步到管理层,或者积攒跳槽的能力。而MBA院校每年对学员所属各类行业组成有明确控制。
根据GMAC的统计:目前中国MBA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制造业(22%),金融业(20%),咨询业(18%),高新科技产业(16%)。其他行业对MBA需求上升趋势明显。
市场竞争越激烈,对MBA的需求就会越大,这一点不容置疑。
制造业
金融业
咨询业
金融危机让快速发展的中国看到了外需与内需的严重失衡,而如何均衡发展,就如同一家企业,涉及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报表分析等很多经营层面问题。都需要依靠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及人才协助实现,因此,咨询业也就成为了具有深具潜力的行业。
银行及投融资
很多银行及投融资行业也开始大肆招收MBA毕业生,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国内的银行和投资企业的兴起,造成了相关工商管理人才的空缺。还有一个方面也是由于这两个行业对于MBA人才有任用及培养机制。不过对于国内的MBA就业方向,由于大多都是已经有了一定年限的管理人士,主流的还是在自己原来的行业,但是层级肯定是通过跳槽之类的提升了。还有一大部分转型做了投资。
也有很多人打算用MBA当做跳板,空降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所以如果你想考MBA,根本不用纠结过去在什么行业,不用纠结是否从事证券、工商管理。跨专业的人多了,别人不比你专业多少。你是来学如何管理能力的,每行每业都需要管理人。去学就对了。
当然,学校要找具备管理潜质的考生,如果考前学员基本的管理思维和知识,若在提前面试或复试被问倒,也很难晋级。
逐步放开的MBA拥有商业化和国际化
所谓体制内MBA,是指需要考生先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即联考(也有称统考),考分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分数线后,才有资格参加之后的院校MBA复试,复试通常包括面试和笔试。另外,很多MBA院校实施了先面试,再参加联考,过线后补考笔试的方式。简而言之,体制内MBA就是需要参加全国联考的MBA项目,最显著的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MBA学位证书以及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除了我们常说的体制内MBA,另一类是不需要参加联考的“体制外MBA”,通常是与香港、台湾以及国外商学院合作办学的项目或国内独立办学项目,毕业后可以获得海外硕士学位证书。不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MBA项目,基本采取了相同的在职学习方式,学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两者的教学质量不能因为有无学历证书而简单判定。
有较强名校情结的人对于名校的选择也是很多在职人员选择国际MBA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国际MBA的院校都是国外的超级名校,还主要是因为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可以免试入学,因此用来满足自己名校情结同时还能获得相关专业硕士学位是再合适不过的途径了。
MBA本身就是应用型的专业管理人才教育,不需要泡在实验室做理论研究,外部资源调用的越好,学生进行商业实践的机会就越丰富。靠近外部资源,这是商学院在管理教育市场化和国际化方面做出的努力,也是全球管理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面对上述两种不同的MBA培养模式,申请人应根据自身情况,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