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行业资讯

商学院悄然成为趋势——不想成为平庸学历的少数派

浏览:0次    发布时间:11月27日

从1995年首个EMBA教育以中外合作办学的面目进入中国,到2002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30所著名大学开办EMBA,商学院正在影响着我们的企业家,也影响着我们的经济生活。许多的职场精英,重新回到美丽的大学校园,仿佛回到了“白衣飘飘的年代”;与叱咤风云的企业管理者同学一起聆听第一流商业头脑的智慧;收获知识与思想的同时,也收获了真挚的友谊与宝贵的人际网络。


商学院,实现理想的催化剂

商学院担任的角色类似一个桥梁,连接你的过去与未来,更重要的是把你送向未来。这个未来就是“工作”,它不仅负责把你送进这份工作,还要负责让你拥有在这份工作里做出出类拔萃成绩的能力。

 

所以商学院会在两年的短时间里大幅度提升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深入地了解商业世界正在发生着的变化,来帮助你更好地找到工作以及出类拔萃。


所以商学院会布置永远看不完的阅读材料、持续不断的案例分析、压力极大的小组作业,它们存在的最终目的都是帮助你提升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而现在的商业世界变化越来越快,以前一个案例可能几年也不会过时,现在等一个案例编织出来,这个世界已经天翻地覆的变化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商学院会邀请大量各行各业的行业领袖来分享最新行业的动态、设置更多的企业参访、实习、合作项目来让学生接触商业世界里最新的变化。


管理教育最终是为那些没有条件或者无法自学成才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并不断开发能够使财富金字塔底层的民众受益的方法、产品和服务。


不想成为平庸学历的少数派

许多事业极其成功的中国企业家看起来并不像是会去读MBA的人。他们是闯荡商海、白手起家的,往往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更别提拥有商学研究生学位了。然而,中国商界人士和渴望成功的企业家正日益受到在这个国家迅速发展的商学院的吸引,他们渴望获得现代管理学的正规教育、以及能够加以利用的人脉。


比如EMBA,与国外大多数EMBA学员都是前景光明的大企业中层不同,在中国参加该项目的往往是企业高层,他们的头衔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挂着“董”或者“总”的头衔。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注定要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如今,大部分中国高校都开设了相当不错的商学课程。”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课程主任陈杰平表示,“不过,15至20年前开始走上职业道路、如今回来读EMBA的学生是没有学过任何管理知识的,他们完全是从实践中积累经验的。”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场成功人士发现再也不能完全仰仗从工作中获得的技能生存了。陈杰平说:“以前你能够盈利,可能不是因为你做得对,而是因为虽然你做错了,但别人比你错得还离谱。”如今的EMBA们认为,中国国内的竞争将会加剧,“所以,以正确的方式做事将变得更加重要”。


EMBA教给许多中国人没有认识到的一条道理。许多中国企业家盲目选择了一项业务后,就会把它做得越来越大。他们忽视了这项业务的自然局限。你或许能挑得动100磅重的东西,但如果你非要挑300磅重的东西,你肯定会被压扁。其实。读MBA,接触的到的同学可以作为一面镜子,我们自己是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弱点的。


民营企业的管理者经过吃苦、敢抓机会的初期创业后,越来越需要现代商业知识来武装头脑,不少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家进入了瓶颈期,很多企业家到EMBA这个平台寻找提升自己和企业的方向,学习热情很高。浙商已经成为高端培训的必争对象。同时,各大名校的商学院也希望通过对浙商的教育、接触获取鲜活的民营企业案例。


众所周知,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电影《天下无贼》里有这样一句经典对白,“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虽是调侃,却说明了人才的珍贵。商学院承担着输送精英人才的重要作用。多年就读商学院的吴志泽(报喜鸟集团董事长)更是明白这一道理,因此,他致力将报喜鸟真正打造成学习型组织,只有不断学习,比对手学得更早、学得更快、学得更好,才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数据统计:商学院毕业后收入是之前的2.8倍

从收入回报来看,商学院在职毕业生毕业5年后平均年薪是入学前的2.8倍,毕业后年均薪资增幅为12.6%。


商学院招生时一般规定,报考者必须拥有本科以上学历、8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包括5年以上的管理经验)。其中,相当一批学员本科毕业于名牌大学,有些甚至是硕士或博士。


而学员中大多都是职场成功人士和企业家,他们支配着大量的经济资源,并且来自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求解着不同的难题,但追求管理提升、职业发展、建立人脉是他们共同的愿望。他们需要从不同行业、不同经历的同学身上,获取资讯,求证见解。


要实现这一切,除了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还要支出不菲的学费。从一产生开始,EMBA和MBA就作为“最昂贵的商业教育”矗立在商业培训市场的塔尖,其费用一直有升无降,这就为其群体带来了“富人俱乐部”的“光荣称号”。


国内外商学院比较

商学院就是为了专门培养商务型人才而专门设置的,如今越来越多的职场精英、企业家、新贵、明星,甚至名流都想进去镀层金。商学院的价值取决于能为未来创造多少优秀创造性的商界人才,并因这些人才的出现改变商业历史,并为世人带来新的价值。国外的商科教育早已走过百余年的历程,而我国商学院尚在一个起步的初级阶段,与国外一流的商学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无论是课程结构,还是设置涉及学生在商学院中学习的知识结构,很大程度上成了商学院教育的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部分国内商学院都以组织学生玩乐为主,上课为辅。且国内的大多数课程都是模仿国外而来。


国内外商学院的差距所在

在美国,MBA的学制一般为两年,而欧洲只为一年。各国MBA的课程基本分为必修与选修两大类。通常来说,选修课的数量庞大,MBA的学生可按学分要求从中自由选择,甚至可以跨学院选课。世界一流商学院提供的选修课程每一年都有变化,其目的主要是使学院提供的课程更符合国际化的要求,并且更能反映管理实践的最新动态。与国外不同的是,国内商学院的课程都是在参考和模仿国外的课程,初步形成了由通识课程、核心课程、专业课程组成的高等商科的课程框架。因此,在课程结构与设置方面,与国际一流商学院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1)缺乏系统设计和特色

国内商学院在知识领域和组织形式两个方面都还不成熟。从知识领域看,高等商科课程涉及通识类知识、观念类知识、方法类知识、规则类知识、技能类知识等。从组织形式看,我国商科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难以发挥知识的整体结构性的功能。美国各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享有自主权,各校商科课程设置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特色。而我国一些学校的高等商科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特色、没有个性。


2)未能充分体现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

国外一流商学院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领导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环境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商业伦理观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可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要实行综合素质教育的观点已为大家所接受,在课程设置中也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作为综合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并未充分体现。


3)改革力度不够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国外一流商学院主动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对课程内容与结构做出调整。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我国商学院,面临着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但高校目前并未真正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市场的观念目前还比较的薄弱,与市场经济的大趋势存在不符之处。缺少市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必然导致在课程改革上缺少国外一流商学院的动力。


商学院,企业家充电的必经途径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读MBA的人不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读的都是国外MBA。为什么呢?主要是由于国外互联网发展得较早。在剩下的机会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创业的风险增加,这时候不如通过MBA的积累,通过商业理论的帮助和人脉的累积,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来探索和讨论新的机会,降低自己创业的风险。


前不久,获得60亿票房的《战狼》的导演吴京跟媒体表示,接下来他要去读MBA,来提升自己。在中国,MBA的作用有三,人脉,镀金,学识。目前很多读MBA的人确实有这样的认识,究竟读MBA何者最重要,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认识,这的确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读MBA最重要的是思想的碰撞,尤其在一些传统行业中更是如此。中国TOP10的MBA学识至少和前两者一样重要,随着MBA办学水平的提高,这种在“学识”方面的侧重也会越来越大,这也是吴京看重MBA、希望可以通过MBA的学习来帮助他在商业上的运作,成为成功的企业家的重要原因

Copyright ©2014 沪ICP备11033750号
咨询电话:400 021 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