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报考常识

考研并非通向成功的唯一选择

浏览:0次    发布时间:04月08日

2018年(一月联考)考研成绩一出来,几家欢喜几家愁。成绩好自不必说,只要认真准备复试即可。但如果成绩不理想呢?是痛定思痛,不甘心差人一等,从而联考二战三战,还是果断放弃,选择另一条道路,十字路口的你怎么选择?

研究生是块敲门砖

我们选择考研也无非是想拼一个更好的未来而已。虽然学历只是敲门砖,虽然的确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能力有多好,我们也需要一个机会去展示,而这个机会就是学历来决定的。如今人才扎堆,酒香也怕巷子深,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靠研究生等这些事物的加持,我们才能变成千里马,也才能有机会遇到能赏识我们的伯乐。

万里挑一之下,考不上亦正常

究此形态,考研也就能被大家理解接受甚至演变成一种常态了。众所周知的是,考研需要付出的努力非常之多,多到一到考研季漫天铺地的通稿席卷而来,多到满大街都是辅导班。所以,一旦没考上,失望的感受不逊于高考。只是也许我们经历了大学四年和毕业三年的历练,承受能力比以往强得多,于是虽心碎至极,虽默默流泪,却终究没有嚎啕大哭一醉方休。2018年报考人数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人。

考研并不是能力测量的唯一标准

更何况考试决定的从来不是你这个人的水平,只是你是不是适合这样的选拔方式而已。

如古时科举,以此为途径封官加爵的固然不少,其中也不乏人才在,但难道榜上无名甚至云游四海的人就不是创世之才吗?苏轼王安石因文才得以榜上有名,但落榜的蒲松龄也写出了《聊斋志异》这样的文学名篇,同样落榜的李时珍还书写了医学大作《本草纲目》,谁能说他们的才华贡献在前者之下?

考研并非通向成功的唯一选择

如同我们现在认同高考并非成功的独木桥一样,联考也不是通往成功的必经渠道。条条大路通罗马,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选择中外合作办学MBA,现在即可报名,无需参加全国联考,参加主办院校组织的自主考试。

国家鼓励的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些项目一般不参加全国联考,学校自主考试,被录取后,在职学习两年,每月集中上课。无需参加全国硕士联考,即可获得国家教育部承认硕士学位。是目前为止专科直接升读硕士的唯一快速通道。有非常好的课程,10多年在中国办学为国家培养了很多管理人才,在业界颇有名气。也有个别课程教学情况难以保证,请同学在就读前课咨询公众号客服多方了解,确保教学质量。准备的过程相比MBA联考没有那么多复杂和繁琐,还需要4年左右的时间,形式流程更加人性化。

毕竟很多选择联考MBA的人已经毕业多年,考试功力退化很多,完全不适应联考这种应试制度,中外合作办学的MBA项目更适合MBA申请人,入学方式:面试+笔试,主要评估申请人的综合素质。

Copyright ©2014 沪ICP备11033750号
咨询电话:400 021 0008